時有發生的飲料安全事件使飲料安全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自己所購買飲料是否安全可靠?依據什麽標準來選擇飲品?成為困擾消費者選擇飲品的最大難題。
記者近日走訪成都多家超市發現,雖然不是銷售旺季,但品類繁多的飲料依然擺放在顯眼位置,據幾位售貨員介紹,雖然近期飲料銷售有所下降,但每天的銷售的總量還是很大,記者在成都東風超市隨機采訪的十多位消費者大多表示,此前選擇飲料時“很少關注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個別消費者會關注飲料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而部分女性消費者對飲料的糖分含量感興趣,80%的受訪者在選擇飲料時首先考慮其口味,其次是品牌和價格。“飲料裏有什麽成分,肉眼怎麽能很準確地分辨清楚呢?”消費者李先生說,“我買飲品都是跟著感覺走。”
和李先生的態度相反,自稱從事律師工作的黃林則對飲料所含成分較起了真,“某飲品中含砷沒有超標,但是至少表明其成分中含有砷,但目前多數飲品企業並不把可能有害人體的成分標注在成分表中。”黃林舉例,如在某暢銷飲品的成分表中隻注明了純淨水、白砂糖及檸檬酸、六偏磷酸鈉、檸檬酸鈉等食品添加劑。記者調查發現,多款飲料在其成分標注中都隻標注了幾種成分,最後用一個“等”字一筆帶過。“這導致了飲品即使出現有害物質殘留,消費者也不知情,況且如果一瓶不超標,那麽一次性喝兩瓶三瓶甚至更多呢,會不會出現累加效應?”
對此,飲料專家表示,飲品成分標注還屬於推薦性標準,並沒有強製企業標注,目前市麵上的飲品成分表還隻包括主要成分、配料、食品添加劑等大體成分,如果消費者對某款飲品是否存在有害物質產生疑問,可向生產企業索要產品檢驗報告進行驗證。該專家同時指出,飲料用添加劑是絕對不允許含有砷元素,飲料含砷有可能是該飲料原料裏麵“附帶”有這個成分造成的。而對部分消費者提出一次性喝多瓶含砷飲料是否產生累加效應的疑問,該專家認為,人體有新陳代謝功能,一般不會出問題,但如果一次性喝得太多則可能存在風險。
(來源:四川日報)
上一篇:提醒:試用公用化妝品 當心染上病
下一篇:52歲以上有抗體別全信 洋蔥辣椒能預防很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