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正處在風口浪尖,“陳化糧”、“紅心鴨蛋”、“毒多寶魚”一一被曝光並查處。就在昨天,記者又獲悉,河南某媒體前不久曝出“回機結塊麵粉專供華龍方便麵”。
國家糧食總局人士認為此舉屬“不良行為”
近期,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正處在風口浪尖,“陳化糧”、“紅心鴨蛋”、“毒多寶魚”一一被曝光並查處。就在昨天,記者又獲悉,河南某媒體前不久曝出“回機結塊麵粉專供華龍方便麵”。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華龍公司人士承認“有這回事”,但對回機麵粉是否變質等問題不置可否。糧食儲藏方麵的專家指出,結塊、發黃麵粉“回機”後不能吃,而國家糧食總局標準質量中心人士表示,按照國際標準衡量,此舉最起碼可定性為“不良行為”。
公司承認麵粉“回機”
根據《河南商報》報道,有人舉報稱,華龍日清麵粉(湯陰)有限公司內有600噸方便麵專用粉結塊發黃,公司將這些麵粉“回機”後,送往總部生產基地———河北華龍日清食品集團公司。華龍日清北京總部公關部相關人士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了公司麵粉“回機”一事。
據報道稱,今年9月,當地記者調查發現,在華龍(湯陰)工廠成品倉庫,四五個身著藍色工作服的男子,將碼放了兩米多高的成品麵粉一袋袋搬上傳送帶,送到粉碎機內。一名正在卸麵粉的20多歲的男子告訴記者,麵粉受潮結塊了,他們正在弄上三樓“回粉”(行話,指“回機”的麵粉)。
9月15日,安陽市質量技術監督所接報後,該所稽查大隊李文勳隊長立即帶著3名執法人員趕到湯陰。當地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華龍(湯陰)公司,在生產車間外,看見8個工人正在忙著從一輛卡車上卸麵粉,執法人員遂上前進行檢查,發現袋內麵粉不同程度有結塊和變色現象。在三樓的“回機”車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台剛停止運行的機器,麵粉入口處還殘留著兩三公斤已結塊發黃的麵粉。記者拿起一塊用力捏了捏,形狀沒變化,嗅了嗅,有一股刺鼻的怪味。執法人員說,這些麵塊已變質發黴。
看到執法人員到來,七八個正在機器旁給結塊麵粉拆袋和拆生產日期標誌的工人慌忙躲避。在機器旁的一個大垃圾桶內,淩亂地堆著拆下的舊生產日期標識和線繩。記者發現,拆下來的標識上顯示的生產年月為2006年5月,而通過“回機”後重新裝袋的麵粉,生產年月則為2006年9月。
檢驗報告顯示“合格”
據了解,華龍(湯陰)公司是河北華龍集團全資子公司之一,2003年5月籌建,當年投產,總投資5000萬元。該公司不但為河北華龍集團加工內部使用的方便麵專用粉,還生產“華龍日清”係列品牌麵粉。
記者昨天與華龍(湯陰)公司總經理李向朝聯係,其手機一直處於轉移呼叫狀態。記者又撥打了華龍日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範現國的手機,接聽手機的是範現國的秘書。她在得知記者的采訪目的後,安排了公司公關部相關人士與記者聯係。當記者問及回機麵粉一事時,該人士表示“有這回事”,但同時發來一份“檢驗報告”。在這份傳真上,安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於9月25日做出的報告顯示,華龍日清麵粉(湯陰)有限公司的方便麵專用粉為“合格”。
記者昨天與該質檢所稽查大隊隊長李文勳取得聯係,對於當時現場執法人員認為已“變質發黴”的麵塊,在回機後抽檢合格的原因,李文勳表示,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抽檢的回機麵粉為合格,但華龍篡改食品標簽的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他說,按照正常程序,從事情發生到結案時間為3個月。
據了解,安陽市質監局執法人員9月份依法對華龍(湯陰)公司的“回粉”進行了抽樣,但未對現場存放的“回粉”采取任何措施。
對於麵粉結塊發黃的原因,為何在“回粉”的包裝袋上打上回機時的日期、發黃結塊的麵粉能否進行回機以及回機後的麵粉的去向,華龍公關部人士均“不置可否”。據了解,李向朝在事發當時接受當地媒體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回機的麵粉一共是五六百噸吧。麵粉回機後,馬上送往總廠,已送到總廠100噸了……現在是旺季,很快這些回機的方便麵專用粉就會用完。”
“回機”為不良行為
結塊發黃的麵粉回機後能否食用呢?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博士生導師吳永寧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要看麵粉是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如果不符合則必須銷毀。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李再貴說,食品衛生法中對麵粉等食品標準都做了嚴格規定,方便麵專用粉甚至要比普通麵粉的標準更加嚴格一些。麵粉一旦結成硬塊,就已經黴變,即便是“回機”也是不能再食用的。
多年從事小麥加工研究的河南工業大學糧食食品學院副教授王曉曦則表示,結塊、發黃、變味的麵粉就是發黴了。所有發黴食品,都會因黴變程度的不同,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黴菌毒素。所以,發黴麵粉不但營養價值會下降,更為嚴重的是,吃了這樣的食物,黴菌毒素很容易在人體內長期積存,從而直接影響各種生理功能。
國家糧食總局標準質量中心相關工作人員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符合衛生標準是食品安全的最基本問題。但是,部分變質的產品與大量合格的產品混合加工後,最後檢測結果各種數值卻在國家標準範圍之內,這種情況是有可能存在的。
對於麵粉回機一事,該人士表示,這屬於企業商業誠信問題,按照國際標準衡量,這完全屬於“不良行為”。
上一篇:農業部將組織開展水產品中藥物殘留專項抽檢 2006-11-20
下一篇:安徽抽檢"齊二藥"24批次不合格 合格藥品將被解封 200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