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統計表明:我國一年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每年輸8瓶


錄入時間:2011-1-11 15:20:02
    發燒了,怎樣才能讓炎症消得最快?很多患者對這一問題的答案驚人的一致:“輸液”。元旦前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最新數據,2009年一年,中國醫療輸液用了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每年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中國人如此愛輸液?“得病了就要馬上輸液,好得快”的觀點又為何深入人心?歲末年初,《生命時報》記者深入北京多家三級甲等醫院、社區醫院以及兒童醫院進行調查,發現輸液人數有增無減,從小病到大病,相當一部分人把輸液當做首選治療方式。
    所有醫院輸液室幾乎爆滿
  “想在輸液室找個座位,比春運買火車票都難。”12月30日下午4時,記者穿過門診樓擁擠的人群,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最大的門診輸液室時,發現不到200個輸液椅坐得滿滿當當,連過道和走廊裏都擠滿了人。原本明亮寬敞的輸液室,被無數吊瓶分割為一個個小區域,顯得雜亂不堪。家住金台裏的許大爺就是因為天氣變冷,慢性支氣管炎突發,才到醫院輸液的。“這老毛病隻要犯了,我就會來輸液,好得快,也少受罪。”許大爺話音剛落,一旁的許大媽迫不及待地說:“好是好得快,就是現在的藥越來越不管用了,以前輸三天,現在基本要一周才能好。”從山東趕來看病的蔡先生更是直言:“我從打上點滴到現在一直站著,想找個座位比春運買火車票都難。”當班的李護士告訴記者,該院僅門診輸液室每天就要接待近700人次,高峰期則接近千人,每個月大約接待超過2萬名輸液患者。
  “在老家就輸液,到了北京還得輸。”1月1日上午9時,北京兒童醫院輸液室。新年第一天,繽紛的氣球和各色玩具把這裏布置得更像是個兒童樂園。“一放假,我們就連夜趕到北京給孩子看病。”家住張家口的張怡告訴記者,她女兒已經發高燒、咳嗽了近半個月,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肺炎。“在張家口就一直輸抗生素,結果到了北京還得輸。”兒童醫院的走廊裏、樓梯上,坐滿了來看病的家長和孩子。記者隨機詢問了近50人,其中八成表示,他們的孩子需要輸液。據北京兒童醫院教授楊永弘介紹,該院日門診量接近一萬人次,其中近1/3的孩子都需要輸液。
  “來社區醫院就為了輸液。”1月2日中午12時,北京朝陽區某社區醫院,輸液室裏坐著四五個老年人,還有一位患者拿著在大醫院開好的藥,正要求醫生給他輸液。這裏的值班護士坦言,不少人看病都去大醫院,來社區醫院就是為了輸液。
  “吊瓶森林”是怎麽造就的
  “在所有輸液中,至少有一半是沒有必要的。”著名藥物不良反應專家、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專家孫忠實教授對記者指出,輸液過度的問題在我國一直存在。國際上公認的用藥方針是,口服藥應占50%以上,肌肉注射占30%—40%,輸液占10%左右。但在國內某些醫院,輸液的比例甚至超過四成。記者了解到,門診輸液的藥物一般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抗生素類藥物;第二類是治療心腦血管病等老年病的藥物;第三類就是一些其他疾病用藥,比如抗過敏藥等。在這三類藥物中,抗生素類占到絕大多數。一方麵是患者主動選擇輸液,一方麵是有些醫生將輸液當成了常用給藥方式,而且很少告知它的不良反應,造成輸液室裏吊瓶林立,甚至有人將它們形容為“吊瓶森林”。
  “隻有輸液才能見效,才好得快,這是患者對輸液最大的誤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沈雁英教授說,臨床上主動要求輸液的病人並不少見。“有些人吃兩天藥不見好,馬上要求醫生給他輸液,怎麽勸都不聽。”還有很多年輕人,上班忙沒時間吃藥,一有問題就來醫院輸液,專挑高級的、貴的抗生素。“有些人自認為非常懂藥,連抗生素的名稱都記得非常清楚,實際上是害了自己。”頻繁輸液所造成的耐藥性,讓很多人成了輸液室的“常客”,一生病就不得不輸液,否則病情無法好轉,已經形成難以控製的惡性循環。許大爺就是對抗生素耐藥的典型案例,他從頭孢一代開始用到頭孢四代,現在已經用到了“頂級抗生素”。還有不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一到換季,就會到醫院要求輸些疏通血管的藥物,預防疾病發作。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告訴記者,這是輸液的另一大誤區,這種預防性輸液的辦法不但沒有科學依據,還會增加院內感染幾率,甚至可能引起其他並發症。
  醫患關係緊張,醫生自保,也是導致輸液泛濫的重要原因。雖然給藥的方法加起來不下十幾種,但是口服、肌肉注射和輸液依舊是醫生最常選用的。“我以前也不願意給患者輸液,為此挨了不少罵,有的患者甚至當麵跟我拍桌子,說吃了你的藥一個禮拜還不見效,為什麽不給我開輸液?現在我學聰明了,隻要達到指征就輸液,再也沒有患者罵我了,都對我一臉感激。”某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有些心酸地告訴記者,在現在的醫療環境中,醫生要跟患者說不用輸液,是需要一定勇氣的。醫患關係緊張,讓部分醫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拿抗生素來說,它的治療範圍很廣,用了基本不會出太大問題,而且背後隱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有知情人士表示,“三級醫院中,抗生素占全部藥品收入的30%左右,二級醫院可能會達到40%,就住院患者而言,其花在抗菌藥物上的費用更是占總費用的一半以上”。
  輸液的風險無人告知
  據《2009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注射劑占所有不良反應的59%,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輸液,可以說是最不安全的給藥方式。然而,記者調查中,80%左右的患者都對輸液風險一無所知,也很少有醫生提醒患者。
  事實上,輸液的風險遠高於打針、吃藥。孫忠實和沈雁英都指出,藥物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沒有經過人體天然屏障的過濾,雖然發揮藥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應,往往也更快,更嚴重。部分患者對藥物會有強烈的過敏反應;藥物在生產、消毒過程中,沒有除盡汙染物而引起品質惡化,都是常見問題。一旦發生危險,口服藥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需要一定時間,都能給急救製造一定的條件,但輸液的“快速便捷”,卻往往令人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
  此外,輸液本身所帶來的操作問題,也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比如滴注過快、液體溫度過低或存在不溶性微粒、輸液器具達不到無菌要求等,嚴重的會導致發熱、心力衰竭、靜脈炎、空氣栓塞以及肺水腫。輸液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沒有經過胃腸,省略了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環節,所以常輸液還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實際上,在西方一些國家,醫生一般都不會輕易給患者輸液,輸液是“最後的給藥方式”。隻有急救、重症和不能進食的患者,才需要采用靜脈輸液這種風險較高的方式。在中國,濫輸液之風也必須刹住!河北省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衛生部抗生素合理應用全國普及專家胡皓夫教授強烈呼籲,兒童已經成為其最大的受害者,對他們,一定要能不輸液盡量別輸液。沈雁英呼籲,除了國家要通過加大對抗生素的控製力度,減少輸液外,醫患之間增強信任也是必要的前提。不管你是發高燒還是拉肚子,不要主動要求醫生為你輸液,一定要牢記先吃藥,再肌肉注射,最後輸液的原則。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上一篇:南非開普敦151人誤食過期食品而食物中毒

下一篇:韓口蹄疫疫情已導致134萬隻家畜被填埋處理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