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證明,腸道內的細菌影響大腦的化學反應和行為舉止。這是一個重要發現,因為不少常見腸胃疾病往往伴隨著情緒焦慮和抑鬱。此外,科學家懷疑一些精神疾病也可能與腸道內菌群異常有關。
每個人的腸道內生活著大約2000種細菌,它們被稱為腸道菌群,其職能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包括幫助吸收營養或防止感染等。研究報告說,腸道菌群失調會導致所謂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增加。BDNF是一種活躍的蛋白質,存在於大腦海馬區、皮質層、小腦和某些負責學習記憶的重要區域。此前有研究顯示,BDNF與抑鬱和焦躁有關。
科學家還證明,老鼠的行為發生了改變,在口服抗生素後,它們變得更為焦躁或謹慎。當停止口服抗生素、腸道菌群恢複正常後,老鼠的行為和BDNF水平也恢複正常。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決定行為的因素很多,但腸道菌群屬性和穩定也會影響行為,任何因為抗生素或者感染引起的腸道菌群紊亂都可能使行為發生變化。這為未來利用腑道菌群調理治療行為疾病提供了研究基礎。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上一篇:新型大腸杆菌是這樣煉成的
下一篇:北京藥監局:認定同仁醫院用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