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德國漢堡-埃普多夫大學醫學中心、中國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德國致病性大腸杆菌國際合作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雜誌《新英格蘭醫學》(《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線發表。
德國致病性大腸杆菌研究項目首次展示了快速的基因組測序技術和及時的數據共享給全球各科研領域所帶來的巨大貢獻,證實了信息數據的快速共享在公共衛生事件中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應對全球重大突發性緊急公共衛生事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思路。
在此次疫情中,研究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致病菌的基因組測序及分析,並向全球免費公開所有數據,且聲明在公共領域許可的範圍內,所公開的數據沒有使用限製。該數據庫的公開使得整個科學界在第一時間共享了相關數據信息,省去了從數據產生到文章發表的時間,為盡快控製疫情奠定了重要的科學基礎。
據了解,相關研究人員在收到樣品後,3天內完成了大腸杆菌基因組的測序和初步組裝,確定該菌株屬於血清型O104,並及時將相關基因組序列數據公開分享,促進了全球生物信息學家的通力合作;在數據發布的24小時之內,完成了對該大腸杆菌的基因組組裝;在數據發布的2天後,研究人員發現引起此次爆發的菌株與2001年在歐洲分離的菌株01-09591及2002年的中非分離株55989有高度相似性,並展開進一步分析比較;5天後,研製出該大腸杆菌的診斷試劑盒,並向全球範圍內無償提供檢測實驗方案及所需引物序列信息;2周內,全球的研究人員在維基百科中公開了24篇關於該菌株的毒力、抗性基因、進化等方麵的最新研究報告。
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全軍微生物檢測研究中心主任、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楊瑞馥教授說:“該研究成果不僅為德國致病性大腸杆菌的進化起源和致病性等方麵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為全球其他傳染性疾病的應對機製提供了一個新的國際協作模式。”
(來源:中國醫藥報)
上一篇:再好的隱形眼鏡也是異物 藥監:美麗背後有隱患
下一篇:雀巢回應高鈣奶細菌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