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3日,針對有關乳品新國標的製定過程的質疑,衛生部有關專家回應稱,企業不可能“綁架”乳品標準。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背景下,所謂新國標倒退的說法始終沸沸揚揚,但在一些行業專家看來,標準是否倒退還需看具體情況。而“標準之爭”的徹底平息,首先要過的是社會“信任關”。
生鮮乳菌落數
取消分級更具可操作性
從最受關注的兩個指標之一生鮮乳菌落數看,標準“明降暗升”。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陳三有說,農業部門1986年製定的《生鮮乳收購標準》(GB/T6914-86)將每毫升生乳中所含菌落總數分為50萬、100萬、200萬、400萬四個等級。新國標取消分級,將菌落數標準調整為200萬個/毫升。
“以前是每毫升菌落數高於400萬個不收,而現在是高於200萬不收,從理論意義上講,新國標的標準是提高了。”陳三有說。因生鮮乳儲存時間極短,而對奶質的檢測報告不能馬上出來,在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奶質好壞全由“企業說了算”,分級的做法“雖然看起來很好,但存在操作困難,甚至可能淪為企業侵占奶農利益的工具”。他說:“因此,取消了分級,從表麵上的確沒以前好看了,但卻更具有可操作性”。
蛋白質含量
“標準的確下降了”
而另一個指標蛋白質含量,新國標將每100克生鮮乳中含有的蛋白質從2.95克調整為2.8克,標準的確是下降了。從國際上看,我國生鮮乳的標準的確與歐美國家有較大差距。廣東省奶業協會會長關偉昆說,我國的生鮮乳標準具體指標與歐美國家的具體衡量指標並不完全相同。在歐美國家,生鮮乳更受關注的是兩個指標:菌落數和體細胞數。據了解,歐美國家一般都要求每毫升生鮮乳的菌落數含量在10萬個以下,遠遠高於我國200萬個的標準。
我國目前奶牛飼養中粗飼料結構單一、優質飼草飼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質含量也相對較低。我國絕大部分奶牛在5到9月份進入泌乳高峰期,而這期間正天氣炎熱,奶牛飲水多,導致夏季生乳蛋白質含量低。
新國標將蛋白質指標定為每100克含量大於等於2.8克,衛生部曾牽頭組織有關部委作出過上述解釋。
(來源:人民網)
上一篇:德國確定腸出血性大腸杆菌疫情元凶
下一篇:轉基因埃希氏菌吃柳枝稷造運輸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