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強製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20日正式實施,標準要求食品中的所有添加劑都必須在包裝上標明。盡管在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方麵,這個標準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些消費者表示,看標簽仍有些“雲裏霧裏”。
記者在北京東城區崇文門附近一家連鎖蛋糕店看到,一款麵包產品包裝上注明了包括單甘油脂肪酸等十餘種食品添加劑,並注明了貯存方式以及生產商聯係方式等信息。同時,蛋糕店其他蛋糕產品的重量和大小都以“千克”“克”以及“厘米”等標準計量單位標明。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麵包店裏的顧客,他們大多表示不清楚國家對於在食品標簽上注明食品添加劑等信息的規定。張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很少看標簽,一般最多關注一下食品原料構成和生產日期,對於食品添加劑從未關注過。“就算注意到了,看了也看不懂,不明白這些添加劑都是什麽用途。要不是先前出了三聚氰胺的事情,誰知道它是有害的呢?”
張小姐的這種擔憂並非個例。記者在西城區廣安門附近的天虹超市采訪了解到,不少消費者對於標簽上的食品添加劑仍是“雲裏霧裏”。
消費者張麗在聽記者解釋了新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後有些疑惑:“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商家添了不該添的東西,但如果添加了,商家又怎麽會標注上去?又有誰來監管呢?”
在被告知新通則要求對食品添加劑必須使用通用名時,消費者李小姐指著手上的一款芒果幹的包裝說:“這上麵標了食品添加劑是焦亞硫酸鈉、芒果香精和檸檬酸。可這焦亞硫酸鈉到底是什麽東西?防腐劑還是調味劑?可能會有什麽危害?我們其實也不明白。”
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通則對於規範標簽信息有積極意義,但對於這數目龐雜的食品添加劑,不能完全依賴商家的自律,同時也不能把“鑒定”其對健康有何影響的任務交給普通消費者,如果配合強力的監管和事後懲罰機製,或許有助於規範食品添加劑。
(來源:新華網)
上一篇:台灣衛生署擬將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ADI值定為1微克
下一篇:專家解析“鉻超標膠囊”對健康影響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