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生活頻道獲悉,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參與,涉及中美9514名乳腺癌患者,平均跟隨7.4年的大型調查報告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最新一期的雜誌上,調查發現攝入大豆異黃酮有助於降低乳腺癌的複發和死亡危險。這與我國坊間流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喝豆漿的說法正好相反。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腫瘤防治科主任鄭瑩介紹,由於中美婦女的飲食習慣差異很大,其中以豆製品的攝入最為令人感興趣,豆製品是中國婦女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而美國婦女很少攝入豆製品,因此豆製品攝入的差異對乳腺癌預後的影響引起中美雙方研究人員的興趣。她稱,參與此項調查的中國乳腺癌患者是9514人中的5042人,從2002年開始,該中心對這5000多人追訪至2009年6月。在研究中發現,與大豆蛋白攝取量最低的人相比,那些大豆蛋白攝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風險降低了29%,而乳腺癌複發風險則下降了32%.但是,雖然有5033人接受了外科治療,仍有444人死亡、534人癌症複發。
上海市疾控中心在調查後多次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該調查中所得到的部分重要數據。在隨訪調查與樣本檢測中,調查組明確發現豆製品的攝入能顯著降低乳腺癌複發和死亡的危險。而對於當前乳腺癌發病率的現狀,鄭瑩表示,在全國有統計的地區中,廣州市、鞍山市、大連市、北京市和上海市的發病率居於前列。
植物雌激素≠人體雌激素
其實豆類食物的攝入不僅僅是有助於降低複發和死亡危險,也具有預防作用。廖寧介紹,早在2008年6月發表於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營養學雜誌》的研究就表明,亞洲婦女通過喝豆漿可以降低乳腺癌1/3的發病率。2011年發表在《乳腺癌研究與治療》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亞洲人群攝入豆漿可以顯著降低乳腺癌風險。坊間流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喝豆漿的說法根源從何而來?
很多人認為豆製品含有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會引發乳腺癌。受此影響,很多人都不敢再喝豆漿。但廖寧介紹,植物雌激素並不等於人體雌激素。
衛生部醫政司《乳腺癌治療規範》專家組成員和美國NCCN臨床腫瘤指引乳腺癌(中文版)專家組成員,廖寧說,植物激素具有與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結構,可以和雌激素受體α(ERα)、雌激素受體β(ERβ)結合,產生與雌激素類似的作用。但大豆中的異黃酮通過反式作用優先結合雌激素受體β(ERβ),而不是雌激素受體α(ERα),導致雌激素受體結構改變,產生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作用(SERMs),從而發揮治療及預防乳腺癌的作用。
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翟鳳英介紹,早在2002年,中國第四次膳食營養調查就披露中國人豆類食物攝入普遍不足,10年過去,這個狀況未得到改變。這主要是因為人們飲食習慣一旦形成,很難改變。近兩年,北京、天津、成都等多個城市都對當地居民飲食習慣做了調查分析,人們肉類補充過多,豆類偏少。
翟鳳英說:"根據一項從1989到2009年的二十年九省市的中國健康營養調查,中國人平均日攝入量約為15克,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應攝入50克,也就是說中國人吃豆不足正常量的1/3."
營養專家張曄說,補充豆類有很多方式,每天飲用800到1200毫升左右豆漿,就可以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日食用30至50克的大豆的標準。在家喝自製的豆漿能有效提升豆漿的濃度和營養吸收率,推薦女性每天要補充一杯豆漿保護乳房健康。
上一篇:研究發現角豆葉提取物可抑製李斯特菌的生長
下一篇:網友製“吃垮自助餐廳”教程 醫生建議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