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錯誤類型的腸道菌群可能會助推I型糖尿病的發生。不過,通過對在某些乳製品中發現的一種微生物進行基因工程改造,研究人員發現其能“欺騙”腸道細胞產生被人體大量需要的胰島素。
“錯誤細菌”更可能導致I型糖尿病的發現,來自一項對33名從基因方麵被認定患糖尿病風險更高的芬蘭嬰兒開展的為期3年分析研究。到3歲時,這些兒童中有4名患上糖尿病。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Ramnik Xavier及其團隊發現,這4名兒童腸道內的菌群範圍相對較窄,細菌類型通常比其他未患糖尿病兒童少25%左右。同時,他們擁有更多會引發腸道炎症的細菌類型,而這正是I型糖尿病可能發生的前奏。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盡管隻有4名兒童患上糖尿病,但還有11名開始產生自身抗體。這表明保持微生物組的穩定或許是預防糖尿病的一種方式。一種可能的治療方法是工程改造菌群。來自康奈爾大學的John March及其團隊獲取了在某些益生菌酸奶中發現的加氏乳杆菌,並將其與能產生一種名為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人類基因組合。
在患糖尿病小鼠的腸道內,研究人員發現,GLP-1觸發一些腸道細胞變成更像那些在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在連續3個月每天“服用”這種細菌後,小鼠的血糖水平比對照組下降了30%。
對於這種乳酸杆菌也會在人體內奏效,March非常樂觀。他們的目標是研製一種含有該細菌的藥片,供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服用。March認為,這種藥物兩年之內便可麵世
上一篇:40%生雞肉有沙門氏菌
下一篇:複合益生菌促進功能食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