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經過2005、2006兩年的預熱,正在接受人們更為客觀地審視,也逐步步入實質性的發展階段。2007年8月31日,發改委正式發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表明我國將重點發展生物質發電、沼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生物液體燃料。“生物液體燃料”發展有了具體的量化目標:到 2010年,我國將增加非糧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萬t,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萬t;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達到1000萬t,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0萬t,總計年替代約1000萬t成品油。
盡管與龐大的石油需求比較,生物液體燃料短期內還無法根本性解決能源緊缺的桎梏,然而因其獨特的可再生性而有著光明的前景和未來,因此也成為產業界爭相占領的高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糧集團等幾大巨頭已摩拳擦掌,爭相布局。2007年中石油與國家林業局、四川、雲南廣西、山東、江蘇鹽城等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並正式啟動雲南、四川第一批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建設。中糧集團不甘落後,在與政府相關部門簽訂合作協議之外,審時度勢,及時轉變思路向“非糧”燃料乙醇發起進攻。與此同時,中石化憑借在成品油市場銷售的領軍地位,將觸角伸向生物質燃料,4月13日中石化與中糧集團強強聯手,簽訂合作協議書;5月2日,中石化與安徽省簽署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的合作發展協議……各大巨頭在搶占國內外油氣資源的同時,從戰略上逐步深入生物質能源這一極富前景的領域。
國家政策也緊隨形勢,一係列產業政策的出台對日趨火熱的新產業給予指導和規劃。近一年來,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接連下發了《加強玉米加工項目建設管理》、《加強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建設管理》、《清理玉米深加工在建、擬建項目》、《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係列產業發展政策。遵循燃料乙醇“不與民爭糧,不與糧爭地”的戰略,原料多元化發展開始凸顯,木薯、甘薯、甘蔗、甜菜、纖維素逐步進入產業發展的視線。 2007年12月下旬,國內第一個非糧燃料乙醇生產項目——由中糧集團在廣西北海市投資建設的以木薯為原料的20萬t/a燃料乙醇項目投產,標誌著我國燃料乙醇生產正式向非糧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上一篇:我國菌株資源利用實現信息數字化和網絡化 2008-02-20
下一篇:解析生物醫藥支持看好的三大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