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茲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利用量子點模擬了HIV和埃博拉病毒吸附到宿主細胞進行感染的過程。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Angewandte Chemie上。這項研究為治療此類病毒提供了一種新方法:阻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的接觸而非直接摧毀病原體。
領導該項研究的Dr Yuan Guo這樣說道:“直到現在,這些病毒如何吸附到宿主細胞上對於化學家們來說仍然是個‘黑匣子’。我們雖然知道病毒能夠與健康細胞相互接觸,但是它們究竟如何結合到一起仍然是個謎。”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納米級別的量子點模擬病毒的形狀,以其作為病毒的“替身”揭示了病毒是如何結合到宿主細胞上的。量子點是一些熒光晶體,熒光的顏色取決於晶體的大小,量子點不僅可應用於電視製造,還可以作為高級熒光探針應用在生物分子和細胞成像。
利用這些發出熒光的量子點,研究人員得以觀察到病毒與細胞之間發生的物理接觸,為了讓量子點能夠與細胞結合,他們用糖分子對量子點進行了包裹,這也是研究團隊在該研究中開發的一項新技術。
研究人員表示,病毒利用蛋白與糖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吸附到健康細胞表麵,單點接觸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微弱的,但是病毒能夠與細胞形成多點接觸使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得到加強,進而為病毒進入細胞提供了條件。該研究還發現之前認為幾乎無法區分的兩種糖結合蛋白——“DC-SIGN”和“DC-SIGNR”會通過不同方式與HIV和埃博拉病毒表麵的糖分子結合,促進了病毒的傳播。
文章另外一位作者Dr Dejian Zhou表示:“這兩種蛋白就像是兩個性格不同的孿生兄弟,它們的外觀幾乎一致但是它們傳遞不同病毒的效率卻不相同。”
這項研究直觀地展示了病毒與宿主細胞的作用過程,同時也找到了宿主細胞表麵促進病毒感染過程的重要分子,對於未來開發新的抗病毒療法具有重要意義。
上一篇:華人科學家揭示腸道微生物不會感染人體自身的機製
下一篇:將大腸杆菌轉變為製藥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