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居民發現
身邊多了不少生病的孩子
發熱、咳嗽、喘息、鼻塞、流涕
去醫院檢查既不是新冠也不是流感
而是以前較少聽到的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近期在多地流行
5月24日,河南省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近期呼吸道合胞病毒反季節流行,居民日常應做好個人防護。
“河南疾控”微信公眾號截圖
據媒體報道,上海等地RSV兒童感染病例近期也非常普遍。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表示:“目前收治的感染RSV的患兒比例已經超過新冠和流感,其中一半出現喘息症狀。”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呼吸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表示,“近段時間,在醫院門診中,檢查出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兒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範圍內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目前尚無RSV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用於合胞病毒的治療。
究竟什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典型症狀是什麽?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什麽危害?
它與流感和新冠病毒有何區別?
應該如何科學應對?
來看專家的解讀
↓↓↓
究竟什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疾控專家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合胞體RNA病毒,屬於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肺病毒屬(pneumovirus),是引起嬰兒肺炎及細支氣管炎、兒童發熱性支氣管炎的常見病原體,還能引起較大兒童和成人的鼻炎、普通感冒等症狀。
家長攜兒童在醫院等候就診
呼吸道合胞病毒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高危人群是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冬季嬰兒殺手”之稱。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表明,RSV感染是五歲以下兒童因病毒感染而住院甚至死亡的第一大因素。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五歲以下兒童中RSV感染發病人數約為3500萬,其中,中國的感染發病人數約為300萬。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兒童患者即使是輕症,若不及時治療,也有可能會發展成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哮喘。
為何反季節流行?
呼吸道合胞病毒多流行於冬季和早春。
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在新冠疫情過去之後RSV才出現感染人數逐漸增高的趨勢,但RSV的發病高峰期一般在冬春季。李侗曾表示,“今年RSV的高峰確實延遲了,這種情況與新冠的防控措施有關。”
新冠疫情期間人們通過佩戴口罩、居家隔離、勤洗手等措施來預防病毒侵襲,從而也切斷了其他呼吸道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導致人群“免疫訓練”減少。
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製,人員流動性增加,人體“預存免疫力”下降,從而導致了我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反季節流行。
多數患者症狀
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
呼吸道合胞病毒通過咳嗽或者打噴嚏後排出的飛沫進行傳播,也可通過眼睛、口鼻的黏膜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汙染物感染人類。
呼吸道合胞病毒潛伏期通常為2—8天,向體外排毒可以持續1—3周。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於上呼吸道,表現為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上呼吸道症狀。
大多數患者症狀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多見於低齡嬰幼兒,臨床症狀包括咳嗽和喘息。
極少部分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出現呼吸急促和喂養困難等,更嚴重者可發展為呼吸衰竭,可累及呼吸係統外髒器,甚至導致死亡。
如何區分新冠、流感和合胞病毒?
專家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一樣,通過呼吸道傳播,引起發熱、咳嗽及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狀,但也有一些區別。
流感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以39℃~40℃高熱為主,患者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肌肉酸痛和乏力。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一定會導致高熱,在大齡兒童和成人中表現為感冒或急性支氣管炎,在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中引起毛細支氣管炎伴喘息。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感染人群年齡上的差異會比較明顯,年齡越小的人感染症狀越重,反之症狀就越輕。
人們感染過一兩次之後,身體會產生抗體,將來再感染RSV的時候,被感染者的症狀就會更輕,恢複得更快。
目前主要用於臨床呼吸道合胞病毒診斷的實驗室檢測方法有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
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該怎麽辦?
專家表示,目前沒有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大多數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情較輕,盡量居家隔離休息,減少外出,給予常規對症治療後病情可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若嬰幼兒患者發熱持續3天以上、咳嗽喘息明顯,甚至有鼻翼翕動、呼吸急促、呻吟、呼吸時胸部凹陷,或有精神不好、煩躁不安、喂養困難或脫水等症狀,家長需及時送孩子就醫。
如何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尚無上市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重複感染,也易發生家庭傳播,易感人群多為5歲以內兒童。在暫無疫苗和有效藥物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加強個人防護等措施預防感染。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外出時規範佩戴口罩,打噴嚏時注意遮擋;注意手衛生,不亂摸,勤洗手;在醫療機構就診要做好個人防護,防止院內交叉感染。
綜合:“廣州日報”微信公眾號、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河南疾控”微信公眾號、信息時報、廣州廣播電視台
來源:光明網
提醒:本文章所有內容均來源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若有侵權內容,請及時聯係刪除或修改,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