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尖腫瘤學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影響因子50.3)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單細胞組學與疾病研究中心/腫瘤係統醫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王慧/劉寧寧聯合團隊成果。該研究首次闡明真菌促進肺癌發展的分子機製,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聯合團隊從腫瘤組織內分離並鑒定出一株促進肺癌發展的真菌菌株——聚多曲黴,通過整合深度宏基因組學、培養組學、基因組學、轉錄組學等多組學技術,解析了肺腺癌患者不同組織部位內的真菌微生物組的種類與分布特征,闡明瘤內真菌聚多曲黴通過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誘導腫瘤免疫抑製的微環境,最終促進肺癌發展的機製,同時證實聚多曲黴在腫瘤內的富集與肺癌患者的較差預後密切相關。
該研究具有重大的公共衛生、疾病篩查和肺癌精準治療意義。在公眾健康領域,該發現為肺癌的早篩提供了新型真菌標誌物;在疾病治療領域,在菌株水平精準靶向真菌可以促進免疫殺傷,從而抑製肺癌的惡化進展,該項研究成果將極大推動基於靶向真菌的肺癌個體化靶向—免疫治療新策略,填補真菌和肺癌分子機製研究方麵的空白。
近年來,“多形態微生物組”被列為癌症的新標誌物,促進了人類對癌症認知的重大突破。腫瘤內微生物組是腫瘤微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宿主的相互作用對癌症的發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腫瘤內微生物研究為癌症的診斷、篩查和治療提供了嶄新的視角。然而,人們對瘤內微生物組的異質性、潛在來源和富集,以及癌症惡化等關鍵問題了解甚微。探討腫瘤內四界微生物組在癌症的發病和藥物治療過程中的分子生物學機製和健康價值,將為製定中國人群癌症的精準篩查與防治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
前期,該聯合團隊在本領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研究基礎和係列成果:第一,自主研發了單細胞微生物組、單細胞蛋白質組和瘤內四界菌群時空轉錄組分析等核心技術,突破了傳統微生物組與宿主交互作用研究的技術瓶頸,整合營養流行病學、宏基因組、蛋白質組、代謝組、單細胞組學、人群元數據和臨床數據等多維度多模態數據信息,構建出膳食營養—瘤內四界微生物組(細菌、真菌、古菌、病毒)-代謝物-蛋白質-免疫狀態-健康效應之間的關聯和時空演化規律圖譜;第二,建立了樣本采集、保存和運輸、微生物組DNA富集和提取、測序和分析、培養組學分離活菌、分子、細胞和動物實驗驗證等一整套真菌微生物組研究的標準操作規程(SOP),目前已經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下,在全國多家醫院投入使用,同時正在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推動該SOP的國際化認證;在真菌與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機製研究方麵,取得了係列重要研究成果;第三,依托交大醫學院單細胞組學與疾病研究中心,前期研製多項單細胞前沿研究技術和瘤內四界菌群分析研究方法,建成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數據最全的基於宏基因組測序的結直腸癌患者腸道四界微生物組及互作網絡數據庫。
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與中科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單位。劉寧寧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同濟大學醫學院易呈祥博士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衛璐琦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王慧教授、劉寧寧研究員、張鵬教授和陳昌斌研究員。該研究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單細胞組學與疾病研究中心Christopher Heeschen教授和鄭小琪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鍾林教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季紅斌教授和楊巍維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黃孝天和曾令兵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主任Zisis Kozlakidis教授、清華大學林欣教授、南京師範大學陸玲教授、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劉智多研究員、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覃文新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同時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等項目資助。
來源:上觀
提醒:本文章所有內容均來源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若有侵權內容,請及時聯係刪除或修改,特此聲明!
相關資訊: | |
可口可樂6種添加物被指可致肺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