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生產數據顯示,勝利油田孤島中一區館4區塊的稠油井中18-521在實施微生物降黏三個多月後,日產油由1.2噸攀升至最高9.9噸,目前穩定在9.2噸,累計增油850餘噸,這為稠油油藏的轉型開發提質提效提供了新的技術利器。
稠油油藏經過多輪次蒸汽吞吐後,地層虧空能量不斷降低,周期產油量、周期油汽比逐漸走低,套損井增多,開發效益逐年變差。此時,再單純依靠注汽吞吐維持高效開發已然不可持續,稠油熱采增油方式逐步受到製約。
“解放思想、因地製宜,以技術進步推動稠油開發轉型,探索低耗高效、綠色低碳的開發方式勢在必行。”孤島采油廠工藝研究所所長劉衛東說,引進並優選適配菌群實施微生物降黏,成為有效的技術利器。
“通過向地層注入微生物菌液,幫助它們在油藏裏‘繁衍生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降解作用和代謝產物,一點點‘吃’掉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質,‘咬’斷原油中的分子長鏈,使稠油變為稀油。”工藝研究所稠油工藝主管師徐強形象地介紹著微生物降黏驅油機理。
微生物采油並不新鮮,但在孤島油區,以往的微生物降黏技術試驗效果參差不齊。“難點在於油藏內源菌群結構分析不夠完善,與外源菌群配伍性不高,老技術還需匹配新用法。”徐強說。
於是,技術人員通過室內測試及現場評價,有針對性地開展油藏適配試驗,成立項目小組進行科研攻關,製定選井規範、參數控製、燜井控製等管理細則,創新集成了更適用於孤島油區的微生物降黏技術序列。
這項技術初期在館1+2稠油區塊實施,在見到增油效果後,逐步推廣應用到中、低黏度稠油區塊。
對症下的藥往往更有療效。中18-521井曆史最高原油黏度超過8000毫帕秒,投產29年來,前後經曆8輪次轉周吞吐,增油效果逐次降低,維持低效生產。
今年,工藝、地質與管理區技術人員結合,根據區塊儲層物性、原油品質進行多次論證,對其製定氮氣逐級返排、前置微生物菌液、下繞絲高充防砂等一係列配套工藝措施,開井後日增油8.7噸,原油黏度2400毫帕秒。
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孤島采油廠已優選實施微生物降黏技術35井次,措施有效率達85.7%,平均單井日增油2.1噸,累計增油9361噸,緩解稠油之“愁”。
“微生物降黏,成本更低,而且綠色環保,這對油田生產係統及後續處理過程都會帶來利好。”劉衛東說,下一步,孤島采油廠將持續加大微生物采油技術規模化推廣力度,推動稠油降黏低成本綠色發展。
來源:齊魯晚報
提醒:本文章所有內容均來源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若有侵權內容,請及時聯係刪除或修改,特此聲明!
下一篇:細菌能發電?順便還能治理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