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熱線:400-0532-596
新聞資訊

以生物技術改善人類健康


錄入時間:2006-6-20 12:04:20
   
   ——第11屆亞洲腹瀉病與營養大會概述 

      第11屆亞洲腹瀉病與營養大會(ASCODD)於2006年3月8日-10日在泰國曼穀舉行,來自世界27個國家的710餘名醫學專家、醫師和研究者參加了本次大會,其中有來自中國大陸的18名兒科醫師。 

          盡管環境和衛生狀況有所改善,腹瀉病仍然危害著人類尤其是兒童的健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何應用新的生物技術,開發醫治腹瀉的新手段十分重要。因此,本次大會選擇“以生物技術改善人類健康”作為會議主題。 

        生物技術與改善健康的整體化策略 

          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成功發展,結合生物學和工程學的生物技術也逐漸發展並趨向成熟,生物技術已很好地應用於疫苗和抗生素研發以及近年來的醫學基因組研究。針對全球新出現和重新出現的感染性疾病,人們進一步認識到,環境不僅是許多感染性疾病的貯藏所,而且是強大的驅動器,基於此發展的一些新的醫學和公共衛生技術,越來越趨向於生物技術與環境科學相結合。 

          目前已明確,霍亂、漢坦病毒感染、流感(包括禽流感)、彎曲菌感染、螺旋體感染、麻疹及其他一些昆蟲媒介疾病和寄生蟲病是環境因素介導的疾病,氣候、天氣狀況、海洋、空氣流通以及季節對這些疾病的發生、傳播和持續均起重要作用。目前有可能通過分析不同的數據建立具有預測能力的計算機模型,以預測此類疾病的發生時間、位置和流行強度,這方麵的工作已初露端倪。美國馬裏蘭大學Colwell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已成功地應用霍亂弧菌的生態學,預測和預防霍亂的發生。 

          有巨大潛能的生物技術,與生物複雜性相互結合,在21世紀將誕生預警醫學(preemptive  medicine),即預測疾病發生的條件並預先建立一整套的公共衛生措施,如疫苗、加強水和食品安全以及其他與疾病相關的衛生措施。與此同時,一些新的生物技術診斷儀器相繼問世,如利用基因組及時準確地檢測某地所發生疾病的病原。快速準確的病原檢測與基於數字擬合預測模型作出的決斷相結合,將給公共衛生事業帶來革命性改變。 

        WHO兒童疾病綜合管理策略 

          大會還介紹了WHO兒童疾病綜合管理項目。20世紀80年代以來,兒童保健在兒童疾病單病種控製方麵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並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如何總結所取得的經驗教訓,使之成為能更有效地管理兒童疾病的統一措施,以改善兒童疾病的預防和管理,是目前所麵臨的新任務、新挑戰,也是有待解決的方法學問題。WHO與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援基金會(UNICEF)合作,製定了兒童疾病綜合管理(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Illness,IMCI)策略,以迎接這一挑戰。IMCI可降低全球疾病負擔,對中低收入國家也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幹預措施,采納和實施該措施對降低兒童病死率起重要作用。 

          新世紀的IMCI針對危害兒童健康的疾病,如肺炎、腹瀉、營養不良等采取綜合對策和策略,目的是降低發展中國家兒童病死率、減少兒童患病率和病殘率、提高兒童健康與生長發育水平。內容包括:(1)綜合管理危害兒童生存的多種主要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ARI)、腹瀉、麻疹和營養不良等。(2)綜合管理保護兒童健康的措施。經驗和研究證據表明,要改善兒童健康,不一定要依賴尖端、昂貴的設備和技術,相反可應用適合當地特點的有效“對策(strategy)”。這些對策應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並充分考慮到當地衛生機構的設施、條件以及該地區的傳統文化與信仰。⑶綜合管理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和發育的措施。⑷綜合管理提高醫務人員技術水平、改進衛生體製和改善家庭社區的行為。 

          IMCI可有效地利用衛生資源,加強部門間的合作與協調。WHO極力鼓勵將IMCI列入早期的改革計劃,並在關鍵領域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鼓勵將其納入醫學院校教學課程,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即能掌握防治兒科常見疾病的適宜技術,更好地成為基層技術人才。 

        腹  瀉 

          在有關腹瀉病專題方麵,國際腹瀉病研究中心(ICDDRB)回顧近年的文獻。亞洲每年約1.14億人次發生細菌性痢疾,其中大約85萬次是致命性的。與1980年資料相比,發病人數有所下降,病死率下降了90%。分析亞洲細菌性痢疾病死率顯著下降的原因,除歸功於有效的治療外,還應歸於兒童健康狀況的改善,患病前健康基礎好的兒童不易發生致死性並發症,其他如麻疹疫苗接種、VitA強化和改善營養狀況等一些改善兒童健康的措施也可能有助於亞洲細菌性痢疾病死率的降低。 

          中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泰國等6個亞洲國家在2000—2004年進行的人群為基礎的多中心前瞻性調查結果顯示,腹瀉病人中誌賀菌檢出率為5%,細菌性痢疾年發病人次為2.1/1000,其中5歲以下兒童年發病人次為13.2/1000,臨床表現60%以上呈水樣便,50%以上為黏液便,僅30%呈膿血便。各地痢疾杆菌的種類和血清型每年均不相同,最主要的還是福氏痢疾杆菌。 

          大腸杆菌的致病菌株是腹瀉的主要病原,每年約150萬死於大腸杆菌腸炎。與腹瀉有關的大腸杆菌分為致腸道病大腸杆菌(EPEC)、腸出血性大腸杆菌(EHEC)、腸毒素性大腸杆菌(ETEC)、腸侵襲性埃希大腸杆菌(EIEC)、腸黏附性大腸杆菌(EAEC),每一型導致腹瀉的能力都與表達在染色體和質粒異常基因島的基因表達有關,這些基因表達將增加細菌的毒力。研究這些異常基因的產物及其在腸道引起的宿主反應,能為研製更有效的疫苗以預防大腸杆菌腸炎提供信息。 

          輪狀病毒腸炎是最常見的腹瀉病原,全世界每年44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輪狀病毒感染。亞洲輪狀病毒監視網顯示,住院的腹瀉患者中45%為輪狀病毒感染。現有的衛生標準和手段不能成功地控製輪狀病毒傳播,輪狀病毒疫苗能帶來新的希望。 

          遷延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腹瀉後遷延不愈,3%~25%的急性腹瀉遷延至14天以上。不同地區遷延性腹瀉病因不同。一些地區,HIV感染致使腹瀉遷延不愈,可合並或不合並其他腸道病原感染。大多發展中國家的遷延性腹瀉出現在非HIV感染者,原有營養不良是這些兒童發病的主要誘因。有些病原特征性地導致遷延性腹瀉,如隱孢子蟲、EAEC、EPEC和彎曲菌。3%輪狀病毒腸炎病程可持續20天以上。偶見巨細胞病毒感染導致的遷延性腹瀉和蛋白丟失性腸病。 

          遷延性腹瀉主要的病理生理機製是,感染後腸黏膜修複不良繼發雙糖酶缺乏和營養物質吸收障礙、腸黏膜通透性增加、鋅和VitA缺乏。預防遷延性腹瀉需要對易於腹瀉的兒童進行飲食治療和相應的營養素特異性檢測。治療主要是給予高營養,補充鋅、低聚糖非常有用。 

          相對於遷延性腹瀉,慢性腹瀉並不常見於急性胃腸炎後,慢性腹瀉的病因隨年齡不同而不同,生後2周內主要為原發性小腸上皮結構異常疾病和先天性腸上皮轉運障礙疾病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先天性失氯性腹瀉等。6個月以下主要由無β脂蛋白血症、牛奶蛋白不耐受、自身免疫性腸病所致,6個月以上則考慮乳糜瀉、潰瘍性結腸炎、胰腺外分泌不足、果糖-異麥芽糖酶缺乏,腸易激綜合征也從此年齡階段開始,大齡兒童還需考慮熱帶口炎性腹瀉、原發性免疫缺陷、Crohn病、晚發性乳糖酶缺乏的可能。隨著內鏡的應用,慢性腹瀉的病因診斷得到了加強。強調慢性腹瀉腸內營養治療,往往需要特殊飲食。 

          本次會議其他內容還包括食物過敏、食品安全、腸道免疫以及疫苗等方麵的研究。 

          本次大會中有一些衛星會議,如法國益普生(IPSEN)集團衛星會議專題討論了“腸黏膜保護物質對腹瀉病的作用”。感染性腹瀉的損害可延續到急性病程後,急性腸炎後持續性腹瀉性腸道疾病如腸易激綜合征(IBS)、炎性腸病(IBD)是目前的熱門話題。有證據表明,腸道屏障通透性增加,食物和細菌抗原易位,抗原過度刺激參與這些疾病的發生發展。鑒於此,需考慮腸黏膜保護因子的潛在作用。思密達®是目前唯一用於臨床的黏膜保護劑,為天然的雙八麵體蒙脫石製劑,與消化道黏液結合,吸附病毒、病菌及其毒素,螯合膽鹽,增強腸黏液的質量。臨床隨機試驗顯示,思密達®能有效縮短病程,減少便次,並具很好的安全性。

 

上一篇:美雞肉供應商加強H5N1型禽流感病毒檢測

下一篇:2006年中國國際肉類大會新聞發布會

相關資訊:
首頁 | 關於我們 | 網上商城 | 在線客服 | 聯係我們
業務聯係電話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郵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錦匯路1號A2棟
產品技術谘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時段:13105190021
投訴與建議: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