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07年10月15日,達能亞洲分別與牛奶集團及上實食品簽訂《股份轉讓協議》:達能亞洲以4.58元/股的價格向受讓方轉讓其所持有的光明乳業股份,其中向牛奶集團轉讓104241351股、向上實食品轉讓104241350股,共計208482701股(占總股本的20.01%)。
點評 達能退出
達能亞洲將所持有的光明乳業20.01%的股份以4.58 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光明乳業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上實食品和牛奶集團。轉讓完成後,達能將不再持有光明乳業的股份,牛奶集團和上實食品的持股比例從25.17%上升至35.18%。扣除2006 年紅利後,二者分別需要向達能亞洲支付4.67 億元。達能公司(與達能亞洲同屬達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將向光明乳業支付3.3 億元,以補償光明的營銷投入等費用。而且二者也終止了“商標及技術許可協議”。
上海成立大光明集團之後,達能增持和控製光明乳業的希望已經比較渺茫,而且光明集團也已經確立了今後集團的發展方向,乳業已經成為其發展大策略中的組成部分,而不再是單獨一塊。因此這次達能退出光明乳業的事情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從長遠發展方向來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另外,在去年的股改中,達能作為非流通股股東,持股11.55%,而達能僅承擔1500 萬現金對價,並以4.06 的價格增持8820 萬股,持股比例達到20.01%。因此,目前公司雖然股價較高,但達能當初增持光明乳業的成本比較低廉,股份轉讓價格並不高。
公司失落的05、06
現在看來,2005 年的鄭州光明回奶事件,是光明乳業近兩年衰落的導火索。在競爭對手突飛猛進的同時,這一事件彰顯了光明在戰略和經營上的種種弱點,也讓光明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要回到2004 年的3 億元以上的淨利潤,光明可能要到2009年才能實現。這意味著光明錯失的是整整5 年的光陰,頗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味道。
從鄭州回奶事件後的2005 年4 季度開始,光明的營銷費用率就再也沒有回到25%以下,2007 年2 季度甚至創出了30%的“天價”。不能否認光明管理層的努力能夠取得一定成效,
但遺憾的是光明所麵臨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再2003 到2005 年連續三年超30%的快速增長後,整個乳製品行業的增長速度從2006 年開始大幅回落至11.38%,從2007 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2007年的行業增速很有可能跌到10%以下。在最恰當的時間做最恰當的事,才能事倍功半。事實證明光明在最不該犯錯的時候,犯了巨大的錯誤。
後續影響
達能與光明合作至今,“達能”品牌產品已經在光明乳業的經營中占據比較重要的地位。根據公司統計,“達能”產品分別占公司收入和淨利潤4%與13%, “達能”這次徹底退出光明乳業,將給予光明3.3 億元的補償費用。
另外,光明乳業將向農工商超市轉讓所持有的可的便利店81%的股權,確定轉讓價格為2.268 億元。轉讓後,,一方麵光明食品集團對旗下同類資源進行整合,減少光明乳業與集團的同業競爭;另一方麵光明乳業自身也可集中精力發展乳業。
優:如果轉讓完成,光明乳業將收到3.3 億元的達能補償費和2.268 億元的可的轉讓費,這對於光明重新開拓和加強營銷都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公司業務集中在乳業上,主業突出。
劣:不過,現金補償畢竟是一次性的,對於光明而言,達能退出後,一些市場和產品需要重新開拓,甚至需要和原本自己開發的產品進行競爭,具有一定的風險。
總之,我們認為轉讓後,光明乳業從管理和業務上而言都更加集中,公司未來將繼續在內部組織架構調整和營銷方麵進行增強。一方麵,乳業的整個行業態勢並不樂觀,另一方麵公司仍處於複蘇期,我們假設達能的補償費和可的轉讓費在2008 年入帳,則光明乳業在2008 年獲得較高的現金流,EPS 為0.64 元。我們仍然維持對公司“中性”投資評級。
上一篇:肯德基引蒙牛品牌進店 外資餐飲本土化競爭升級2007-10-23
下一篇:美頂級品牌鍾情中國奶 肯德基"開飲"蒙牛牛奶2007-10-24